暑假近半,安徽高校一年一度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已在多地开展。高校学子走进泾县长园村、丁家桥镇李园村、宁国市港口镇等地,深入乡村、社区,探寻非遗之美,领略匠心风采,激活传承密码。
丹青的刺绣水袖、墨黑的金纹长衫、鲜红的状元袍驸马套……各式各样的黄梅戏传统服饰被志愿者们从行李箱中拿出,一番仔细穿戴装扮后,表演即将开始。近日,安庆师范大学黄梅剧艺术学院“黄梅戏慰问演出”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走进安庆市宜纺社区。
伴随着黄梅戏悠扬的曲调,志愿者缓缓登场,绵长的水袖随身姿舞动,时而翻飞,刚劲有力;时而缠绕,柔软飘逸。“在舞台上表演,给人一种文化传承发扬的满足。”志愿者贺子杰分享,希望非遗能成为增强社区凝聚力的文化载体。
在一句句朗朗上口的唱词中,经典戏曲片段轮番上演。坐在最前排的居民张先生手拿蒲扇轻摇,从头至尾跟随着唱腔低声哼唱。
7月中旬,安徽医科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宣梦星火,砥砺前行”暑期社会实践团队走进安徽省泾县。在泾县长园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实践队为乡村的小朋友们带去一场别开生面的传统文化探索之旅。课堂上,通过生动讲述、图片展示以及互动问答,队员们向小朋友介绍了宣纸的生产过程及宣纸文化的时代价值,带领他们一起铺压黄底宣纸、手持纤毫毛笔,感受油墨在纸间流动氤氲的魅力。
随后,实践队走访了安徽省首个“中国淘宝村”——丁家桥镇李园村,通过采访当地群众、与商户面对面交流,了解到丁家桥宣纸产业园为传统宣纸产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正积极探索新的宣传方式。“我们依托专业优势,利用深度学习定制图像网页界面,并结合3d打印技术定制文创产品,希望能够为宣纸文化的发扬和传承贡献一份力量。”实践团成员曹洪阳介绍。
从“龙窑”到“鱼灯”
探寻非遗技艺
世界第一长活态古法柴烧龙窑长119米,依山而建如龙似蛇,从窑头到窑尾,每节的形状和尺寸都有严格要求,一层一层往上搭建,形成错落有致的窑身结构。
7月上旬,安徽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的学子们来到宁国市港口镇,1958年创建的金牛山陶业负责人孙成宏带领同学们参观了这一世界第一长活态古法柴烧龙窑。此外,同学们还观摩了龙窑制作,匠人现场展现了省非遗技艺“泥条盘柱”。
在访谈环节,工作人员详细讲述了龙窑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以及当前面临的困境和挑战。受访人员表示,虽然现代技术为陶瓷生产带来了便利,但传统的手工艺依然是不可或缺的宝贵财富。
7月中旬,安徽理工大学矿业学院“揽徽遗芳华队”社会实践团队前往黄山市歙县。歙县是徽墨的重要发源地,为了探寻徽墨制作技艺,实践团队来到“胡开文”墨厂,探寻文房四宝之一的“墨”的发展历程、品类及特点,了解徽墨的生产工艺与流程、体验徽墨描金工艺。
在歙县汪满田村,村长带领团队前往了鱼灯作坊,并亲自为团队讲解了鱼灯的来历和承载的文化意义。“制作鱼灯最初是为了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等,如今不仅表达朴素的愿望,还承载着每个村中人对家乡的怀念。”村长介绍,鱼灯制作较为简单,村中的孩子都可以制作出一个简易版的鱼灯,而且每个人都可以参与元宵的鱼灯会。
非遗不仅仅是一项技艺,更是历史的沉淀。通过此次“三下乡”活动,学子们汲取了非遗的深厚底蕴,拓宽了视野。
责任编辑:陆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