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多所高校宣布延长研究生学制备受关注。长期以来,我国学术型硕士学制一般为3年,专业型硕士为2~2.5年。各学校学制调整虽有不同,但都有将专硕学制延长的趋势。事实上,近年来,已有多所高校将少则一个、多则全部专硕学位的学制调整为3年。
这样的延长,有没有必要?从实际来讲,两年学制确实存在一些颇为普遍的问题:其一,授课集中于第一年,时间过短,学生的专业基础、所掌握的专业技能难言扎实,特别是一些跨专业攻读人群;其二,专硕学生第二年一般都要完成“通常不少于半年的实习实践”,与此同时,还面临着毕业论文(设计)、求职就业这两大任务,可以说是时间紧、任务重,加上学位论文要求愈发严格,现在不乏专硕学生在高压之下选择“主动”延毕。由此看来,调整学制确有一定的合理性,也有积极意义,既给学生提供更充裕的时间来深化专业知识、强化实践技能,也有助于缓解多重压力,让学生更从容地步入社会。
但对于部分学生来说,这样的调整让人“忧心忡忡”。专硕向来以培养面向实务领域的应用型人才为主要目标,学制较短、就业针对性强正是其吸引不少考生的因素。而多读一年,意味着在晚一年工作的同时,还要承受更高的经济成本和年龄压力。一者,有的学校专硕学费比学硕高出几倍,同时由于大规模扩招,很多学校的研究生宿舍供不应求,学生还需自行租房解决住宿问题。二者,虽说差别只是一年,但某些专业市场和就业形势瞬息万变,加上不少人是在就业后几年才读研,对他们来说“时间就是金钱”,学制影响不小。
说到底,研究生调整学制更要提高“学质”。向外看就业市场千变万化、向内看研究生规模越来越大,社会对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用人单位对求职者的水平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调整学制,不能仅停留于数字层面的增减,还应抓住关键,着眼于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深入研究如何让人才培养更多元、更合理。
责任编辑:贺鹏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