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桥村位于长丰县西北部,地处偏僻,缺水易旱,村民收入不高。近年来,我们通过村集体带头“多种粮、种好粮”,实现了集体强、群众富,乡亲们日子越过越红火。2023年村集体自主种粮11000多亩,经营性收入首次突破1000万元,收益超过200万元。
凝心聚力“谋出路”。曾经的红桥,村里一半土地撂荒,村集体基本没有经营性收入,欠外债十多万元,田荒、钱荒、人荒,村党组织软弱涣散。面对这种局面,我上任后,带着村“两委”一班人,立人先立己、立事先立志,不等不靠,决心“破困局、治三荒”。作为村书记,我坚持每天早晨6点半在村食堂为“两委”班子成员做早饭,以“早餐会”代替日常考勤,利用这个时间,谈工作、讲想法,十年如一日。同时,定期组织村“两委”班子、生产队长、党员和村民代表到省内外开阔视野、学习经验,鼓足大家干事创业的士气。2016年省里试点“三变”改革,第二年在征得群众一致同意后,我们争取到高标准农田整治项目,整理土地5421亩,新增耕地300亩。为了真正把政策落到实处,高标准农田建成后,村“两委”挨家挨户上门做思想工作,由村集体成立全县首家村土地股份合作社,推动折股到户,有效解决“有的抛荒不想干、有的干了不合算”的问题,为规模化经营奠定了基础。
集体经营“种好粮”。村土地股份合作社成立后,生产工作组怎么构成?谁来负责经营?如何做到“旱涝保收”?经过不断探索,我们找到了符合村情的好路子。一是生产托管,统一经营。2019年夏天,村“两委”自己种大豆,结果不理想。后来,村集体引入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企业“金丰公社”,对5700多亩耕地进行“耕、种、防、收、售”全托管,同时聘请职业经理人参与经营管理,让专业人干专业事。二是市场经营,订单生产。为了“适销对路”,村“两委”既“跑田头”又“跑市场”,先后与荃银高科、北大荒、迎驾集团签订了长期种植小麦、高粱订单,与福娃航天生态育种、墨禾苑生态农业等公司签订了航天大豆、航天芝麻等实验种植订单,做到产得好、卖得掉。三是风险共担,做好保障。利用高标准农田的优势,说服金丰公社以460元每亩的较低价格签订托管协议,并明确700元每亩的保底收入条款。同时,与国元保险洽谈合作,分别以11元每亩、6元每亩的价格为小麦、高粱购买种植保险。村“两委”以共赢为目标,为金丰公社协调灌溉用水、管理用工,发动党员群众做好庄稼看护,不当“甩手掌柜”。
强村富民“有威信”。规模化种植带来的“真金白银”,让我们信心倍增,干劲越来越足,成效也越来越明显。一是发展道路更宽了。2021年,我们确定了“引进来、走出去”的新目标。这两年,村集体先后引进企业兴办粮油加工厂,建成农事服务中心,把种植范围从邻村、邻镇拓展到了经开区空港新城,并在黑龙江依兰县订单收购水稻,在当地加工成大米销售。去年,在合肥市政府的大力协调下,我们到俄罗斯下诺夫哥罗德州,看了1.5万亩土地,租期长、价格低,相当合算,今年我们准备再去谈一次。二是群众笑容更灿烂了。村集体经济壮大后,我们办了“一桌家宴”老年大学,红白喜事村里帮着办,老年人闲暇时间一起听听养生课、下下棋,星期天不再去教堂了,村里连续4年对考上大学的学生进行资助,红桥的“未来”更有希望了。去年,除支付土地入股现金分红外,我们还拿出50多吨米面油,给每家每户实物分红,村里请来了舞狮队,那场面比过年还热闹。三是组织威信更高了。村里成立“党员议事会”,邀请村民列席党员大会,把组织生活与村级中心工作结合起来,群众的事第一时间解决,集体的事大家共同商议,村党组织凝聚力、向心力不断增强。2021年红桥村党支部获评全省“五个好”村党组织标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