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淮新闻网-7411威尼斯

当前位置:7411威尼斯-1066vip威尼斯--在线读刊
矢志为民造福 永做人民公仆
2024年07月08日

  矢志为民造福是中国共产党人始终不变的角色定位,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性质宗旨所在。习近平总书记在2024年春季学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之际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年轻干部“要自觉做矢志为民造福的无私奉献者,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这就要求共产党人始终牢记,为民造福是中国共产党永恒不变的价值追求和一以贯之的行动指向,中国共产党立志于为人民谋幸福、致力于为民族谋复兴,中国共产党人是服务人民的公仆,必须树牢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办好民生实事、增进民生福祉,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矢志为民造福的内在本质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干部必须做人民公仆,忠诚于人民,以人民忧乐为忧乐,以人民甘苦为甘苦,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共产党人要始终把人民群众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在思想上、行动上认识到人民群众是国家“主人”,自己只是服务人民的“公仆”,全力为人民幸福而奋斗。

  明确党与人民的关系是为民造福的前提。马克思主义政党从性质和本质上决定了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党是人民的“仆人”。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共产党人“他们没有任何同整个无产阶级的利益不同的利益”,马克思主义政党一切工作的目的就是要让无产阶级真正成为社会主人。共产党人必须真正认识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历史使命,把握好初心使命,坚持党性与人民性相统一,一心为公、不能有私心,一心为仆、不能有官气,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行动上服务人民,始终做到党的目标与人民群众目标相一致、党的利益与人民群众利益相一致,主动担负并带领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懈奋斗。

  服务人民是为民造福的根本价值指向。党作为人民公仆的一切行动价值指向是服务于人民利益、增进人民福祉。新时代,一切汇聚在中国梦号召下、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的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都属于人民范畴,都是共产党人服务的对象。党为人民服务必须秉持“全心全意”的态度,正如毛泽东所说“为人民服务,不能是半心半意,不能是三心二意,一定要全心全意”。“全心全意”的态度要求共产党人在从事具体服务人民群众的工作中,做到一切从人民利益出发、一刻也不脱离人民、向人民负责与向党负责高度一致。

  实现人民利益是为民造福的实践要求。群众满不满意、高不高兴、答不答应是衡量共产党人一切工作的唯一标准,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人民群众根本利益是中国共产党为民造福的根本落脚点。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用心用情用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党必须围绕人民群众的利益需求为人民提供服务。不同历史时期人民的利益需求不同,党的服务内容也要随之变化。新时代,党必须为人民提供更加广泛、更加充实的服务内容,涵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各领域,包括就业、教育、社保、医疗、住房、养老、食品安全、社会治安等各方面。

  矢志为民造福的理论基石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党的理论是来自人民、为了人民、造福人民的理论”。矢志为民造福不仅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实践要求,也是中国共产党人自始至终的理论信条。

  群众史观是中国共产党人矢志为民造福的首要理论基础。马克思、恩格斯从现实的人和人的实践活动出发,在坚决批判唯心史观的基础上,分析历史前进的内在机理、探究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规律,鲜明指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并在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改造着主观世界。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作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始终认清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发展的根本力量,真正拜人民为师、向人民学习,扑下身子到人民群众中去。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要牢记群众是真正的英雄,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真正同人民结合起来”。

  群众路线是党做好一切工作的根本工作路线和生命线。党的群众路线蕴含了党甘为人民公仆的角色定位,充分体现了党如何为民造福的行动逻辑,是价值观、认识论、方法论的辩证统一。中国共产党人将群众路线精辟地概括为“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党的正确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一切为了群众”是中国共产党群众路线的价值观,体现了党的性质宗旨。“一切依靠群众”是党对人民群众历史主体力量的精练表达。正是在人民群众的支持下,继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之后,中国共产党又在人民的支持下取得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成就,正稳步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党的正确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是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方法论的中国化表达。中国共产党在奋斗实践中,深刻认识到党只有从人民群众中汲取智慧养分、吸收意见建议,才能形成符合实际、符合人民群众利益的政策,这是我们党能够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的关键之道。

  坚持人民至上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积累的宝贵历史经验,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中国共产党章程》明确规定“党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人民利益任何时候都摆在共产党人心中第一位,人民至上清晰地诠释了中国共产党“为了谁”“依靠谁”和“我是谁”的问题,从为了人民群众的价值导向,到依靠人民群众的根本力量,再到“我”是人民公仆的自觉定位,彰显了人民群众主体地位,体现了党自觉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坚定不移为民造福的孜孜追求。

  矢志为民造福的实践要求

  矢志为民造福绝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贯穿于中国共产党的全部历史。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实践中,共产党人必须永远牢记为民造福的价值要求,把增进民生福祉落实到推动改革发展稳定全过程各方面。

  坚定理想信念是核心。一百多年来,中国共产党人之所以能够矢志不渝地为了人民抛头颅、洒热血、勇奋斗,根本原因在于理想信念这个“本”。马克思主义真理信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理想信念这个“本”塑造了共产党人的精神世界、厚植了共产党人的人民情怀、指引着共产党人的公仆行为。共产党人要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自觉树立为人民服务的公仆观,把信仰信念信心转化为干事创业的强大精神力量。

  恪守执政为民是关键。党的执政权力来自人民,权为民所用是对党行使执政权的必然要求。共产党人要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准确认识公权力属性,经常思考权力应该为谁所用,用人民赋予的权力为人民服务。要自觉接受党内外监督,加强党内自我监督,积极接受国家权力机关监督、司法监督和行政监督,主动接受民主党派监督、群众监督和舆论监督,从而保证党的执政不偏航不迷向,始终做到“公权力姓公,也必须为公”。

  勇于自我革命是永恒课题。自我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回答“窑洞之问”的第二个历史性答案,也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鲜明品格和显著标志。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兴党强党,保证党永葆生机活力,就必须实事求是认识和把握自己,以勇于自我革命精神打造和锤炼自己。”这就要求共产党人要有强烈的现实问题意识。自我革命并不是简单的自我认知,而是从国家发展的实际出发、从党自身建设的现实情况出发、从党的能力与实现人民美好生活需求之间差距出发来自我检视,是基于世情国情党情的分析研判。要时刻保持“三个务必”的优良作风,以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践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履行人民公仆的职责。要守好清正廉洁底线,共产党人必须按照党性原则要求,自觉提升政治修养、理论修养、责任修养、能力修养和作风修养,持之以恒正风肃纪、一以贯之推进反腐败斗争,构建不敢腐的惩治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想腐的免疫机制,始终保证党的肌体健康、队伍纯洁。

  [作者为安徽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省委党校(安徽行政学院)研究基地研究员]

    
iv>
7411威尼斯 copyright©中共安徽省委《江淮》杂志社7411威尼斯的版权所有
地址:安徽省合肥市庐阳区红星路1号省委办公厅服务楼8楼联系电话:0551-62609367邮编:230001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