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淮新闻网-7411威尼斯

当前位置:7411威尼斯-1066vip威尼斯--在线读刊
飘香果岭 花样和平
2024年08月06日

——叶集区和平村创建和美乡村精品示范村采访纪实

  初夏时节,大别山北麓的丘陵岗地郁郁葱葱,铺设滴灌系统的桃园挂满了诱人的鲜桃,果农们正忙着采摘、装筐,而架设防鸟网的梨园,套袋的秋月梨静静吸收着天地精华,或远或近的村庄掩映在茫茫绿色之中。从荒岗薄地到江淮果岭核心产区,从脱贫村到创建和美乡村精品示范村,美丽的蝶变在这里不断上演。最近,记者深入六安市叶集区平岗街道和平村,看果岭、访农户,走村庄、进市场,探访和平村蝶变的轨迹。

  上下求索,果岭产业渐入佳境

  入夏后,天总是亮得格外早。清晨五点半,家住和平村龙岗村民组的施家秀已经收拾好出门,前往邓庆保的桃园开始一天的工作。快70岁的她摘起桃子来一点不输年轻人,20多斤桃子一桶一桶从果园搬出。落日余晖下,忙了一天的施家秀笑对记者:“今天挣了120多块钱!”

  邓庆保是村里有名的种植大户,经营着这片280亩桃园,同时还和别人合作经营了一片梨园。他的果园固定用工10多人,忙的时候一天用工近百人。“我过去在外面做铁路工程,2015年回村流转这片岗地种果树,去年毛收入有95万元,除去人员工资、土地流转金等费用,纯收入在45万元左右。今年因为‘倒春寒’,桃园比去年减产不少,幸好有国元保险的‘冻害险’托底,预计收入不比去年少。”邓庆保说。

  从做工程到转行种果树,老邓坦言走了不少弯路,交了不少学费,这几年才逐步走上正轨。这也是和平村果岭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

  和平村地处大别山北麓江淮分水岭,土壤黏重、养分贫瘠、缺水易旱,这些自然劣势曾严重制约了当地产业发展。“我是叶集本地人,以前这里就是一片荒岗薄岭,岗上啥都没有,上岗只会踩上一脚泥巴。”和平村驻村工作队队长李文竹感慨,村里很早就在探索发展林果产业,曾种过苹果、桑树、西瓜等,但都没有取得成功。

  “为了把荒岗变成果岭,让群众走上致富路,村干部带领果农远赴山东学习取经,因地制宜引种黄桃、油桃、红桃和秋月梨等果树品种,并高薪聘请山东的技术人员传授剪枝、嫁接等技术,邀请省农科院的专家到现场指导,经过不断地优选、改进,逐步形成以桃、梨种植为主的果岭产业。”和平村党总支第一书记张舰介绍。

  2021年以来,和平村积极响应叶集区万亩果园基地、万户果岭庭院“双万工程”建设,利用衔接资金打造了2000余亩标准地,让种植大户直接“拎包入住”;村集体出资购买了农业机械,建起了保鲜冷库,实施“以租代购”,降低果农投入成本;村里还建立了“土专家”人才库,及时为果农提供技术服务。现在的和平村,能种果树的地方基本上都种上了。

  站在和平村江淮果岭观景台远眺,郁郁青青的果园一眼望不到边,远处村部红旗随风飘扬,近处柏油马路随坡蜿蜒,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经过多年摸索、建设,和平村现有桃、梨等果园5800亩,产品主要销往苏浙沪和新疆等地,主要产品“叶集秋月梨”入选农业农村部名特优新农产品目录、“平岗鲜桃”获得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叶集除了盛产林果,还盛产羊肉,有“一年四季吃羊肉”的习惯。和平村积极争取项目资金,在偏远地带建成标准化羊场,让养羊大户直接“拎包入住”。“这个羊场,平时有5个人帮着打理,除了农户土地流转金外,每年上缴村集体6.6万元。去年出栏山羊1000多只,销售收入有100多万元,净利润30多万元。”江礼波过去曾因病致贫,一度对生活失去希望,在村“两委”的支持下,他当起了“羊倌”,并逐步发展成为养羊大户。如今的江礼波精神焕发,越干越有劲,去年还流转了400多亩农田进行稻虾连作,收入近30万元。

  在发展特色农业的同时,和平村还不断夯实粮食生产基础,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通过小田改大田、平田整治,建成高标准农田6700余亩。在不改变原有土地承包关系的前提下,集中对外进行流转,推行适度规模经营,不仅提高了耕地产出效率,还大大改善了村容村貌。

  产业兴则经济旺,和平村现已形成以特色果岭产业、稻虾畜牧养殖、农业种植为主的产业格局,有村民合作社、家庭农场、个体经营户、电商主体等100多家。2023年全村实现农业综合产值2亿元左右,实现村集体经济收入85万元,较上年增长37%。

  内外发力,村景相融跃然眼前

  “五一”小长假期间,和平村江淮果岭户外运动公园每天接待游客近200人次,周边群众在家门口就能感受到“丛林冒险”的乐趣。

  “公园开业后,有不少单位来这里开展户外拓展、研学活动,周边县区的游客也会过来玩。”公园值班人员谢后梅是和平村本地人,一天值班费能挣80元,闲暇时间自己设计制作松针果盘。“这些果盘十几元、几十元不等,制作工具都是网购的,现在村里路修好了,快递能直接送到家。”谢后梅笑着说。

  为推进和平村加快创建和美乡村精品示范村,叶集区坚持高标要求、高位推动,区政府主要负责人直接包保指导。2023年8月,和平村成立村庄规划建设领导小组,通过深入调研论证,制定了“一轴一环两核三区”村庄发展规划,打造特色分明的农旅融合运动休闲区、文旅康养养老度假区和智慧综合种养示范区,努力让果园变游园、农房变客房、村庄变景点,推动乡村景区化。

  为补齐基础建设短板,和平村大力推进美丽乡村提升行动,实施果岭精品旅游路线“白改黑”工程,推进农田林网、村旁、路旁、水旁、宅旁“一网四旁”绿化体系建设,并采取村企合作的方式,将闲置的村小学改造为“知青”主题民宿。同时,投入资金靓化美丽乡村村组、g312沿线村庄公园,提升当家塘颜值,精心打造村景相融的和美环境。

  为改善村民居住环境,和平村持续推进农村改厕、生活垃圾、污水治理“三大革命”,通过开展“最美”系列评比,设立“红黑榜”,推动人居环境提档升级。同时,鼓励村民利用路边零碎地块、房前屋后闲置地,栽种不同的时蔬、花果,打造小菜园、小花园、小果园,推动村庄全域美化,增加村民收益,让“美丽庭院”释放“美丽经济”。

  和平村与“将军县”金寨接壤,著名的淠史杭工程史河干渠穿村而过,但让人不敢相信的是,60多年前这段河床竟是一个山岭。在平岗切岭展览馆记者看到,为了把梅山水库的水输送到下游200多万亩良田,叶集人民在这里切岭筑渠,引水上岗。他们用铁锹、镐头、牛车、独轮车等原始工具,硬是搬走了342万立方米泥土和石块,最大切深达到34米,让全长3000米的山岗变成了河床。原本预计3年完成的平岗切岭工程,6万名民工仅用8个月就顺利打通,创造了淠史杭工程中的一个奇迹。

  站在平岗切岭,脚下的史河干渠陡峭而平整,清澈的河水缓缓流淌。60多年前老区人民劈山切岭、引水上山的奋斗场景不时浮现在眼前,让人心潮澎湃,久久难平。是啊,为什么果岭飘香美如画,为什么万亩良田耕种忙,因为有淠史杭工程灌溉它。我们应当感恩先辈历经千辛万苦修建的这条人间天河,铭记那段战天斗地的光辉岁月。

  “全长3000米的平岗切岭,主体部分就在和平村,我们将沿着史河干渠建设步干道,与果岭环线连成一体,打造一条红绿融合的独特风景线。为了让果岭人气旺起来,桃花盛开的时候,这里会举办桃花节;桃子成熟的时候,会举办采摘节。根据果岭地形特点建设的运动场地,已连续两年举办全国山地自行车大赛、全民健身跑大赛,大大提升了江淮果岭的知名度。”张舰兴奋地说。

  忆一段岁月,传承红色血脉;听一个故事,弘扬老区精神;尝一口鲜桃,感悟时代风采。“现在果岭产业起来了,生态也好了,旅游也要发展起来,我们正朝着打造国家4a级景区的目标努力,让和平村成为长三角的后花园、乡村旅游首选地。”叶集区平岗街道党委书记台德锐表示。

  同频共振,基层治理深入人心

  “张书记,李队长,真是太感谢你们帮我要回工资了。”2023年11月2日上午,陈佑海夫妇来到村部握住张舰、李文竹的手,一个劲地道谢。

  陈佑海曾在叶集做消防工程,老板欠他1.5万元工资,一年多了一直拖着不给。一天,陈佑海看到村里张贴的“无事”找书记宣传页,便抱着试试看的心态下载了app,一键拨通了张舰的电话,反映了讨要工资的情况。了解情况后,李文竹便帮他与区劳动监察大队取得了联系,后又经过多次电话沟通和实地协调,最终帮助陈佑海拿回了拖欠的工资。

  “有事无事找书记”现已成为和平村村民耳熟能详的一句话。和平村由3个村合并而成,曾是有名的问题村、复杂村。叶集区便将和平村作为探索基层治理新模式的试点,从“1114”基层社会治理到“有事”找书记,再到“无事”找书记,和平村也从曾经的问题村变成“零上访村”、基层社会治理先进村。

  在采访张舰的时间里,记者就听他接了好几个村民打来的电话。“开通书记热线,就是想让群众有问题、有困难能第一时间向我们反映。‘无事’找书记,就是让无事者有事干、让无聊者有追求、让无为者有作为、让无畏者知敬畏,通过大家共同努力,达到让群众没有烦心事、让村书记真正‘无事’的治理目标。”张舰解释道。

  走进和平村党群服务中心,背景墙上“为人民服务”五个大字格外醒目。“无事”找书记基层社会治理大数据管理服务平台正在运行,“村民有话说”“信访中心”“小微权力监督”等功能入口清晰可见。“这是我们村‘无事’找书记智慧管理监控平台,从这里可以清晰地看到村里各个网格的情况。和平村有22个村民组,被划分为22个网格,设11个网格员,镇点长 村网格长 网格员的网格化管理已经覆盖全村。”和平村党总支副书记王兆红介绍。

  “帮助困难群众申请低保,协调农田整治大小事项,探望留守老人……这些都是我的日常工作。”管小龙是和平村的民兵营长,同时也是一名网格长。“我们建立了‘群众呼叫,书记必到;群众点单,我们服务’的闭环服务机制,一键通话、一键上传,小事当天办,大事持续跟踪解决,确保小事不出网、大事不出村、矛盾不上交、调处不反弹。”张舰笃定地说。

  依托“无事”找书记治理模式,和平村精心打造“零上访村”,组建了60多人的党员调解队伍,以“乡里乡亲党员调解室”和“百姓评理说事点”为平台,通过重点人群走访、进家门、蹲地头、板凳会形式,有效化解损害赔偿、土地纠纷、邻里矛盾等常见易发的纠纷80多起。初信初访办结率、群众满意率都达到了100%。

  为了让群众生活得更有滋味,和平村还根据群众意愿,开展“五色”周末主题活动。为留守老人拨打亲情视频电话、帮助老人代购物资、开展爱心义剪服务、指导桃梨套袋技术……三年来,和平村累计开展志愿服务、爱心传递、就业创业等活动80余场。同时,坚持开展文明积分兑换活动,几年来累计兑换积分11.5万多分,参与群众1.3万余人次,有效提升了村民文明素质。

  深入人心的基层社会治理,让和平村变得更和谐了,村民生活也变得更充实了。在叶集区组织的群众满意度、幸福感调查评比中,和平村连续两年位居榜首。“完善基层社会治理模式是一项大课题,我们要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朝着‘村无闲田、家无闲人、户无闲事、书记无事’的目标努力。”台德锐务实地说。

  加快建设彰显徽风皖韵的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是推进我省农业农村现代化的“一号工程”,是建设现代化美好安徽的“基础工程”。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支持下,和平村因地制宜发展果岭产业,村景相融推进乡村建设,立足为民开展基层治理,一幅产业兴、乡村美、治理优的和美画卷正在大别山脚下生动呈现。

    
iv>
1066vip威尼斯 copyright©中共安徽省委《江淮》杂志社1066vip威尼斯的版权所有
地址:安徽省合肥市庐阳区红星路1号省委办公厅服务楼8楼联系电话:0551-62609367邮编:230001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