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6日从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获悉,该所科研人员与其他科学家合作探讨了我国被子植物灭绝风险的空间分布和驱动因素,结果显示我国被子植物的灭绝风险在空间上显著聚集。整体来看,被子植物的濒危状况南方比北方更严峻;从全国看,影响被子植物灭绝的因素主要是植被结构,其次是气候和进化。相关研究成果在线发表于《自然·通讯》杂志。
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生物多样性的丧失严重威胁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探究物种灭绝风险的分布格局及其驱动因素,对于理解生物多样性的丧失和维持机制至关重要。
然而,在地形和气候差异极大的国家,物种灭绝风险往往受到范围或尺度效应的复杂影响,这大大限制了相关结论的可靠性。“我国地形复杂、气候多样,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针对我国物种灭绝风险开展大尺度的综合研究,对于准确预测生物多样性变化趋势、科学制定针对性保护策略具有重要意义。”论文第一作者、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工程师赵莉娜说。
科研人员此次自主构建了涵盖我国27185个被子植物物种的生命之树,利用202万条被子植物县级分布数据,研究了我国被子植物灭绝风险的空间分布特征和区域差异。同时,综合进化、气候、植被结构、地形及人类影响5个方面24个因子,构建了3套共12个适配不同空间尺度的模型,全面解析了我国被子植物灭绝风险的驱动因素。
研究结果显示,我国被子植物灭绝风险的空间分布,受生物多样性内在及外在双重驱动因素影响。在区域尺度上,被子植物在我国南部的灭绝风险主要由气候因素主导,在西部的灭绝风险由植被结构因素主导,在北部的灭绝风险则由进化因素主导。
赵莉娜说,这项研究首次展示了我国被子植物灭绝风险的空间聚集性和灭绝驱动因素的尺度依赖性,强调了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复杂性和紧迫性,对于理解我国被子植物灭绝风险现状、预测生物多样性丧失趋势并制定针对性保护措施具有重要科学价值。
责任编辑:陆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