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八一”。
当历史的指针又闪亮地指向这个神圣的日子,光荣与梦想书写在安徽大地。
“新形势下,双拥工作只能加强、不能削弱”“发挥双拥工作联系军地军民的桥梁纽带作用,更好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国防和军队建设全局”——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省扎实做好新时代双拥工作,推动双拥光荣传统在江淮大地薪火相传。
安徽是红色底蕴丰厚的热土。军爱民、民拥军的双拥光荣传统,在江淮大地上历岁月沧桑而不变,经时代变迁而弥坚。
尊崇氛围更浓 尊崇成色更足
数字赋能推动安徽退役军人优待工作跑出加速度。
“手持‘皖美拥军码’,就餐能打折,加油还可享受优惠!真暖心!”马鞍山市退役军人李斌说。
去年8月,安徽省退役军人事务厅联合4家优待证制发银行,共同打造数字化退役军人优待平台“皖美拥军码”,整合餐饮、购物、旅游、住宿等社会优质资源,为全国范围内的退役军人和“三属”提供“码”上便捷生活服务。目前已有近6000家商户汇聚“皖美拥军码”平台。
感受到数字化便捷体验的还有退役士兵胡熙廷。“欢迎你们回家!请先下载‘安徽老兵’app,填写相关信息。”在安庆市宜秀区退役军人服务中心,胡熙廷在工作人员指导下,不到一个小时就完成退役报到、户口登记、社保转移等线上线下事项办理,“没想到现在信息化程度这么高,非常便捷!”他感叹道。
省退役军人信息中心负责人介绍,省厅开发建成了集退役报到、户口登记、社保关系转移等12项服务内容于一体的军人退役“一件事”线上服务系统和“安徽老兵”app,全省1.97万个服务中心(站)、408个“军人驿站”位置信息“一掌收纳”。
党的十八大以来,退役军人事务部门始终把不断满足退役军人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更加公平充分地保障退役军人的待遇。
“我们加快全省退役军人工作规范化、标准化、信息化建设,推动工作从‘有’向‘优’提升,聚力打造‘皖美尊崇’品牌。”省退役军人事务厅负责同志说。
让军人职业受尊崇,让军人军属得实惠。现在,全国退役军人和“三属”持优待证来安徽免费乘坐市内公交、地铁在全省范围内实现全覆盖,已有15个市实现刷优待证乘坐市内公交播报专属语音提示;黄山、九华山等近200个a级景区持证享受门票减免优待。
全省各地隆重举行新兵欢送仪式、入伍仪式,为新兵家庭悬挂光荣牌、拍摄全家福;广泛设立军人立功受奖“荣誉墙”和“光荣榜”,积极开展“立功受奖送喜报”活动;“军人依法优先”覆盖了所有的公共服务领域;制定出台《安徽省军人军属、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优待目录清单》……我省积极构建全周期、全方位、全社会的尊崇格局,让军人成为全社会尊崇的职业、让退役军人成为全社会尊重的人。
军地联系紧密 双拥共建添彩
近日,淮南市最美拥军人物工作室牌匾被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收藏。
最美拥军人物工作室是开展国防知识教育、军事教育课程培训、军事训练活动的专用场所。淮南市将依托该工作室展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新变化、新成就,宣传兵役法、国防法、国防教育法,举办知识竞赛、观看爱国主义影片等活动,进一步推动全民国防教育和拥军活动向系统化、常态化纵深发展。
全民国防教育是建设巩固国防和强大人民军队的基础性工程,是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增强全民国防意识的有效途径。
国无防不立,善教得民心。如今,在我省,越来越多的退役军人走进校园,与学校、家庭、社会各界力量共育共管,让青少年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国防教育熏陶。
安庆市注重发挥身边典型、英雄模范退役军人作用,着力打造“身边课堂”“先进课堂”“红色课堂”三个课堂,助力国防教育;安徽潜山野寨中学今年有51名学生被军校录取;黄山市特聘“兵王”王忠心等30多名退役军人为国防教育宣传大使,弘扬爱国精神;合肥市充分挖掘淠河路、延乔路的“英雄路”红色资源优势,聘请退役军人老英模、老党员担任编外“辅导员”,定期走进学校,讲好革命英雄事迹……
如今,我省深化军地军民联系,双拥共建活动更加丰富。
安徽不临海,但支持海军发展始终“在线”。2022年,唯一一艘以长三角省份命名的大型水面舰艇“安徽舰”下水试训。“安徽舰入列为我省与海军部队共建交流搭建了新平台,激发了全省人民的爱国拥军热情。”省双拥办相关负责人介绍,全省人民始终把支持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作为义不容辞的政治责任,与海军部队广泛开展城舰共建活动,坚定当好部队建设的坚强后盾。
如今,以我省及相关市(县)、山川湖泊命名的海军舰艇达19艘,拓展了我省拥军领域,拥军工作“从内陆走向深蓝”。各市结合海军节,扎实推进“城舰共建”活动,邀请舰艇官兵到所在城市开展“我的家乡我的舰”互访活动。
聚焦急难愁盼 紧贴所需服务
退役军人是宝贵的人力人才资源。我省不断强化政策扶持,优化服务供给,促进退役军人更高质量就业、成功创业。
在全国率先推开跨省异地技能培训工作。去年9月28日,由安徽省退役军人事务厅牵头,沪苏浙皖四省退役军人事务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做好长三角自主就业退役士兵跨省异地职业技能培训工作的通知》,实现了退役军人跨省异地技能培训机构及项目共享共用。
目前,长三角地区67个培训机构、282个培训项目实现一体共享。
——创业扶持力度加码。全省累计建立各类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园地758家,其中省级园地96家,实现省、市、县全覆盖。
——就业渠道不断拓宽。我省积极开展退役军人就业服务月、民营企业服务月,常态化举办退役军人专场招聘活动,全省累计举办招聘会302场,提供就业岗位28.7万个。
——安徽公共招聘网开设退役军人专区,2003家上线单位提供就业岗位4.68万余个,促进供需信息有效对接。
我省始终把做好退役军人安置工作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摆在突出位置。
“直通车”安置、阳光安置、零待安置期、功臣模范和边远艰苦地区等分配安置……如今在安徽,转业军官安置到公务员岗位比例达98%,退役士兵安置事业单位比例超80%。
军人以身许国,社会尊崇其家。我省在服务好官兵“后路、后院、后代”的基础上,想官兵之所想、急官兵之所急,拥军优属更加有力。
今年上半年,我省各地与边海防官兵家庭和在乡老复员军人开展常态化联系服务;组织双拥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和“两新”组织与现役军人家庭建立结对联系,开展“崇军护院”活动;组织开展“拥军旅行团”活动,组织全国荣誉军人军属代表“来徽州、上春山”免费旅游参观。
近年来,我省各级双拥部门积极探索推进创新举措。合肥市将高学历、高职称随军家属纳入人才引进范围,不占随军家属调动指标,拓宽渠道解决了随军家属调动慢、调动难的问题;池州市每年由市、县拿出部分事业编制,专门用于未就业随军家属定向招录……
军民团结一心 共叙鱼水情深
服务部队备战打仗,是双拥创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小推车”是安徽军供系统为传承红色基因、弘扬优良传统而打造的军供品牌。为更好服务部队备战打仗,我省军地发挥双拥优势,积极探索新时代军供站跨区域保障,“小推车”推向了新时代。
用心服务练兵备战,让打赢有信心。我省在全国率先推进军供站改制和标准化建设,着力构建跨区联动、优势互补、一体保障大军供格局。完善拥军支前工作机制,真正做到部队训练到哪里,后勤保障就跟进到哪里。
“加强军供站正规化建设,以更高的标准,全力推进新时代军供服务保障工作高质量发展。”省退役军人事务厅双拥处负责人说,当前,全省已经形成了地方大力支持部队建设、改革和备战,部队积极参加和支援经济社会建设的良好局面。
6月上旬,宣城市宣州区人武部领导再次来到溪口镇中心小学捐赠图书。10余位受资助学生接过一摞摞图书,很是开心。溪口镇地处该区南部大山深处,是区人武部的帮扶点。近年来,他们积极开展“一帮一、亲上亲”助学活动,助力山区儿童茁壮成长。
驻皖部队某部将休宁县板桥乡革命老区作为帮扶对象,由驻军部队牵头,驻黄山市所属部队共同参与,累计投入1500多万元,着力开展支柱产业扶持、精神文明创建、信息科技致富、基础教育帮扶、基础设施援建、卫生医疗援助等“六项援建行动”。
在驻军部队的支持下,板桥村立足高山生态优势,大力发展泉水鱼养殖和乡村旅游产业,村内基础设施不断改善,村级集体经济日益壮大,村民收入不断提高。
哪里有危险,哪里就有人民子弟兵——今年6月以来,我省多地遭遇洪涝灾害,驻地解放军和武警部队挺身而出、冲锋在前,积极参与抗洪抢险救灾工作,谱写新时代军爱民的英雄赞歌。
为了人民,依靠人民,服务人民——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97年来从胜利走向胜利,用实际行动诠释着“人民军队爱人民”的初心,始终与人民群众血脉相连。
记者 朱 茜
责任编辑:王振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