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好生活不是等来的、喊来的,而是拼出来、干出来的。”日前,在界首市芦村镇均张村举办的村民读书会上,残疾村民任绍军总结脱贫经验时说。今年60岁的任绍军患有视力残疾,妻子和独子都是智力二级残疾人,原先一家人靠领低保过日子,是村里的重点贫困户。而如今,任绍军依靠养牛、养羊,一年纯收入达到7万多元。
“界首市创新举措涵养乡风文明,着力智志双扶,引导不少像任绍军这样的贫困群众摒弃‘等靠要’思想,努力用自己勤劳的双手换来生活的幸福。”均张村包扶单位负责人、界首市文明办主任肖玉华说。在脱贫工作中,界首市通过乡风文明培树、强化“四会一约”建设,激发贫困户的内生脱贫动力,探索破解“愿当贫困户、不愿脱贫”现象的新路径,营造“劳动光荣、脱贫光荣”的良好氛围,不断引导群众自立自强、向上向善。
近年来,界首市充分调动镇村文艺组织积极性,以身边脱贫家庭为典型来编排节目,动员群众演出队利用周末和节假日演出。去年,该市农村地区40支民间志愿演出队伍共演出400余场次。界首市泉阳镇红月亮演出队编排的小品《三代人》、快板《移风易俗》,顾集镇李翠村百灵鸟艺术团编排的《脱贫要靠自己干》等节目,逐村进行巡演,累计观众达2万余人次。
“脱贫致富宣传很重要,我们在镇里建立新时代文明实践所,村里建立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组织镇村干部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讲话,让干部收心、静心;在贫困户家中开设读书会,带领群众积极学习,逐步消除他们因为长期处于生产生活困境而产生的消极心理,让群众感到暖心、放心。”芦村镇党委书记赵芬对记者说。
通过在农村开展丰富多彩的乡风文明活动,界首市积极带动贫困户坚定脱贫信心,甩掉“靠着墙根晒太阳,等着别人送小康”的思想。大黄镇依托讲习亭、讲习廊、讲习墙、讲习广场、讲习乐园,全面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舒庄镇在村民便民服务大礼堂开展一家一训一格言活动,把家风家训展示出来;田营镇开展户户评家风、亮家训活动,激发群众互学互评互上进;新马集镇设立贫困户家居环境互助组,让贫困群众从改变身边环境做起,找回生活自信……
村村建立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和禁毒禁赌会,聘请老党员、老干部、乡贤参与村“人事钱”监督,公开公正评贤、评孝、评美,将新风尚写入村规民约,成为约束群众行为的“硬杠杠”。随着乡风文明建设扎实推进,向上向善模范人物及脱贫致富先进典型在界首市乡村大地不断涌现。
“文明乡风的力量和作用,犹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界首市田营镇姜楼村村民高利萍说。虽然遭遇婚变、重病、女儿智障等困难,但高利萍没有放弃对生活的希望,她艰苦创业、成功脱贫,还创办了“圆梦”家庭农场,帮助周边50户贫困户增收脱贫,在全国“魔豆妈妈”创业扶贫大赛中荣获优秀奖。新马集镇马集村村民尹刘引自幼患有小儿麻痹症被人收养,他身残志坚,通过养殖宠物摆脱贫困,还悉心照料侍奉70多岁的养母,孝心感动乡邻。
去年,界首市在贫困户家庭中评选出“好媳妇”“好婆婆”186人;全市45个贫困村中有24个贫困村被评为市级文明村,荣获市级以上好人荣誉称号的有41人。截至去年底,该市脱贫12084人,出列16个村,实现了精神脱贫与物质脱贫齐头并进。
责任编辑:王振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