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淮新闻网-7411威尼斯

风雨兼程四十载 开拓进取铸辉煌

——安徽改革开放40年经济社会发展综述

来源:日期:2019-01-31作者:省统计局

中国的改革始于农村,农村改革始于安徽。改革开放四十年来,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的指引下,江淮儿女一次次敢为人先、一步步砥砺前行,在这片改革创新的热土上不断谱写出波澜壮阔、激荡人心的绚烂华章。四十年里,安徽实现了经济总量增长近50倍的惊人跨越,建立了门类齐全、富有竞争力的产业体系,诞生了一批全国排得上号的龙头企业,涌现了多项国际一流、国内领先的重大科技成果,城乡面貌焕然一新,发展成就引人瞩目,人民获得感幸福感显著提升。

改革之路:筚路蓝缕四十年

安徽改革开放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

改革起步(1978-1991年):探索农村改革、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之路。1978年,凤阳小岗村把土地所有权和承包经营权分开,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解放和发展了农村生产力,拉开了全国改革开放的序幕。1980年初,中央领导高度赞扬了安徽农民的伟大创举,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全省迅速推开。1984年以后,改革重点由农村转向城市,以企业改革为重点的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在探索中前进,企业经营自主权不断扩大。1978-1989年,全省生产总值由113.96亿元增长到616.3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由53.8亿元增加到225.4亿元,粮食产量由1482.6万吨增加到2424.7万吨,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13.3元增加到515.7元。

改革全面展开(1992-2002年):由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1992年党的十四大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1997年党的十五大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作为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固定下来。期间,在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和国内需求不足的严峻挑战下,我省大力实施国有企业扭亏增盈工作,国有企业三年改革和脱困目标如期实现。1992-2002年,全省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2.4%1993年首家上市公司美菱股份有限公司开始发行股票,到2002年上市公司数量达到33家。2000年开始,率先在全国开展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农民人均政策性负担由税改前的109.4元降至64.4元。同时,为呼应中央开放沿海和开发浦东的战略决策,1991年我省提出“开发皖江、辐射全省”的发展战略,并逐步形成以“一线两点”为重点的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2002年皖江地区gdp占全省比重达到59.1%,比1990年提高5.3个百分点。

改革稳步推进(2002-2012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2002年,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标任务,2003年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了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主要任务,改革开放进一步向纵深推进。这一时期,我省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积极抢抓中部崛起战略等发展机遇,妥善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等各种挑战,加快民营经济发展,实施“861”行动计划,加速融入长三角,在一系列改革开放重要举措推动下,经济发展进入了历史最快时期。2002-2012年全省gdp年均增长12.3%,高于全国1.9个百分点,高于“九五”时期2.3个百分点。

全面深化改革(2012年至今):全面开创现代化五大发展美好安徽建设。2012年,党的十八大明确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2013年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部署,2017年党的十九大用“两个一百年”描绘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伟蓝图。全省上下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视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省委十届六次全会确定的建设现代化五大发展美好安徽的奋斗目标,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打造内陆开放新高地,推进“放管服”、商事制度改革等,培育壮大新经新动能,经济继续保持快速增长。2013-2017年间,全省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1%,比全国高2个百分点,居全国第7、中部第2位;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增长2.3倍,年均增速达到22.3%r&dgdp比重由1.64%提高到2.05%

成就辉煌:江淮大地铸丰碑

从小岗村拉开农村改革的序幕,到实现轻工大省、工业大省的跨越,再到向制造业强省、“创新安徽”、五大发展美好安徽的迈进,每一个重要发展阶段都留下了安徽在改革开放进程中先行先试的深深印记,带来安徽经济社会日新月异的巨变。

1.综合实力全面跃升。全省经济总量于2009年突破1万亿元、2014年突破2万亿元,2017年达到27018亿元,比1978年增长49.8倍,年均增长10.6%,高于同期全国1.1个百分点。人均gdp2006年、2010年、2013年、2017年分别突破1万元、2万元、3万元和4万元大关,2017年达到43401元(折合6428美元)。按照世界银行的划分标准,已实现由低收入水平跃升至上中等收入水平的行列。全省财政收入由1978年的22.5亿元增加到2017年的4858亿元,年均增长14.8%;财政支出由18.2亿元增加到6204亿元,年均增长16.1%,政府提供公共服务、改善民生能力进一步增强。

  2.在全国地位显著提升。gdp占全国份额由1978年的3.1%提高到2017年的3.2%,总量位次由多年保持的第14前移到第13位;人均gdp相当于全国比例由62.1%提高到74.1%,由第27前移到第25位;财政收入占比由1.7%提高到2.8%,地方收入由第15前移到第13位;固定资产投资占比由1.9%提高到4.6%,由第21前移到第10位;农村居民人均收入相当于全国比例由84.6%提高到95%,由第24前移到第16位;城镇居民人均收入相当于全国比例由1985年的85.8%提高到86.9%,由第26前移到第14位。粮食、油料、棉花、肉类、水产品等主要农产品产量稳居全国前列。家电“四大件”总产量突破亿台(套),电冰箱自2007年以来连续11年全国第1、洗衣机自2015年以来连续3年全国第1、空调自2009年以来连续9年全国第2,彩电跃居全国第4位,微型计算机、水泥、汽车、粗钢、原煤等产量居全国前列。

3.经济结构实现重大变革。三次产业结构由1978年的47.2:35.5:17.3调整为2017年的9.6:47.5:42.9,其中工业化率由31.8%提高到40.4%。三次产业内部结构不断优化,农业由以粮食生产为主的种植业向多种经营和农林牧渔全面发展转变,2017年牧业和渔业产值占农林牧渔业比重为38.3%。工业由以农产品粗加工、能源原材料生产为主向技术含量和附加值高的装备制造业和新兴产业转变,2017年规模以上工业中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比达40.2%。服务业由以批发零售、交通运输为主的传统服务业向金融、科技、信息服务为引领的新兴服务业转变,金融业、房地产业增加值占比2017年分别达到14.6%11.8%。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突飞猛进。到2017年底,全省私营企业91.6万户,个体工商户271.5万户。民营经济占全省gdp比重达57.8%,成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

4.对外开放纵深推进。省委、省政府坚定贯彻中央对外开放政策,不断扩大对外开放合作,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拓展。对外贸易实现量变到质变的飞跃。全省进出口总额由1978年的1062万美元增长到2017年的536.4亿美元,其中出口由1062万美元增加到304.8亿美元、年均增长22.6%,经济外向度由0.16%提高到13.2%,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占比达24.8%。利用外资规模快速扩张。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从1985年的163万美元增加到2017年的159亿美元,年均增长33.2%。境外世界500强企业已有80家在我省投资兴业。对外经济合作开创新局面。对外承包工程从1984年的52万美元增加到2017年的34.5亿美元,市场辐射由1个国家发展到以亚洲、非洲为主的全球140多个国家和地区。旅游业迎客天下。全省接待境外旅游人数由1979年的3428人次增加到2017年的549.2万人次,国际旅游外汇收入由33.1万美元增加到28.8亿美元,旅游业正发展成为全省经济的重要增长点。

5.基础设施建设日新月异。改革开放初期,我省基础设施建设十分落后,经过四十年的持续建设,综合交通枢纽体系基本建立,电力、电信、水利等建设成绩突出。交通方面,全省铁路营业里程由978公里增加到4146.8公里,增长3.2倍,合肥成为全国19个铁路综合枢纽之一,“米”字形高铁初具雏形;公路里程由2.4万公里增加到20.3万公里,增长7.5倍,其中高速公里总里程达4673公里,“四纵四横”高速公路骨架网基本形成;民航线路里程由480公里增加到9.9万公里,增长205倍。电力方面,2017年,全省全社会发电装机容量6468.4万千瓦,年发电量2470.3亿千瓦时,分别比1978年增长3629倍。四十年间安徽电网完成了从220千伏电网为主的煤电输出重地到1100千伏华东特高压电网枢纽的转变。电信方面,移动电话、网络设施从无到有,从有线到无线,从1g5g试点,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驶入快车道,2017年全省固定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达1323.7万户,4g移动电话用户达3485.5万户,移动宽带用户普及率达63.9%。水利方面,全省已建成各类堤防3.5万公里,水库5947个,节水灌溉面积97.6万公顷,形成了具有灌溉、发电、供水、渔业等多功能水利设施体系。

6.安徽创新成为靓丽名片。从“科教兴皖”到“科技强省”,科技创新始终处在全省发展战略核心地位。创新主体不断壮大。全省已形成以科研院所、高等学校和企业科技中心为主的多层次、多样化创新主体。2017年末,全省拥有科研机构6018个,比1985年增长22.2倍;拥有研发人员22.8万人,比2009年增长1.6倍。在皖“两院”院士32人,建成院士工作站209家。国家级创新平台不断涌现。全省拥有国家大科学工程5个、国家重点(工程)实验室25个、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9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5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基地24家。创新投入持续快速增长。2017年研发经费支出564.9亿元,比1985年增长1918倍。研发经费支出相当于gdp比例由0.09%提高到2.05%。高水平、原创性科研成果层出不穷。1995年以来,全省共有163项科技成果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其中科技进步特等奖2项,一等奖11项。2017年登记科技成果377项,授权专利58213件,输出技术合同成交额达到249.6亿元,比1991年增长355.7倍。十八大以来科技成果丰硕。在热核聚变、量子通信、铁基超导和智能语音等前沿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实现了由跟跑到并跑领跑的历史性转变。其中,40k以上铁基高温超导体、多光子纠缠及干涉度量项目获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由中国科技大学主导研制成功,世界首条量子保密通信网络“京沪干线”合肥上海段顺利开通,科技创新的“安徽特色”大放异彩。

7.文教卫体等社会事业全面进步。教育事业成绩显著,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初中毕业生升学率分别由1978年的90.3%35.5%提高到2017年的99.99%96.5%,普通高等学校由21所增加到109所,在校本专科学生由2.94万人增加到114.74万人,研究生增加到5.78万人,中科大、合工大、安大等名校入选985211工程和“双一流”建设名单。卫生事业不断进步,卫生机构数由6466个增加到24484个,床位数由7.1万张增加到30.56万张,卫生机构人员数由11.8万人增加到40.8万人,人口平均预期寿命由199070.22岁提高到2010年的75.10岁。文化事业繁荣发展,公共图书馆、博物馆数量分别由1978年的36个、12个增加到2017年的124个和196个,图书馆藏书量由384万册增加到2537.1万册;广播、电视综合覆盖率分别由40.5%30%提高到99.04%99.19%2017年文化产业增加值达到1088.29亿元、占全省gdp4.03%。体育事业生机勃勃,体育场地数由1978年的3071个增加到2017年的58773个,2017年举办全民健身活动2508次,参加活动人数305万人;一级、二级运动员数量分别达到246人和120人,近五年在国内外比赛中获奖牌数累计达126块。

  8.人民群众幸福指数显著提升。居民收入节节攀升。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981年的425元增加到2017年的31640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46元增加到12758元,分别增长73倍和51倍。生活质量空前改善,由改革初期“吃饱穿暖”向物质精神生活日益丰富转变,由生存型消费向发展型、享受型消费转变。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分别由1981年的60.5%61%下降到2017年的32.1%33.5%。城、乡居民人均住房面积分别由1981年的6.610.3平方米增加到37.450.7平方米,住房品质和配套设施不断升级。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完善。全省就业人员由1978年的328.5万人增加到2017年的4377.9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连续23年保持在5%以下。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障体系框架不断完善、覆盖面不断扩大。2017年,城镇职工基本医疗、养老保险参保人数分别为2107.5万人和1078.4万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人数4653.7万人、参合率达103.1%

明镜所以照形,古事所以知今。四十年来,在不断发展变化的环境中,我省坚持党的领导,始终把牢改革前行的方向盘;坚持解放思想,不断增强改革开放的源动力;坚持发展第一要务,创造性地将中央决策部署与安徽实际紧密相结合;坚持扩大开放,致力打造内陆开放新高地;坚持创新引领,全力下好创新发展先手棋;坚持区域协同,构建皖江皖北皖南竞相发展新格局;坚持绿色发展,积极探索人与自然和谐共处新路径;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创造力,在每个关键发展阶段,都通过抢抓机遇,锐意改革不断赢得发展空间,走出了一条符合省情、具有安徽特色的改革发展之路,奋进的安徽已进入到新的发展阶段。

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站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起点上,安徽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聚焦制约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难点问题和深层次矛盾,加大工作力度,着力补齐短板,以更大的力度将改革向纵深推进,持续推动全省经济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奋力把现代化五大发展美好安徽建设不断推向前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更大力量。



责任编辑:王振华

    
更多24小时新闻排行
    置标出错:列名 'hits' 无效。
专题推荐
更多视频
7411威尼斯 copyright©中共安徽省委《江淮》杂志社7411威尼斯的版权所有
地址:安徽省合肥市庐阳区红星路1号省委办公厅服务楼8楼联系电话:0551-62609367邮编:230001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