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开放是中国的基本国策和鲜明标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改革开放政策将长久不变。长三角地区是中国经济发展最活跃、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近年来,沪苏浙皖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词,加快对外开放步伐,高水平对外开放的窗口效应不断彰显。我们要进一步提升长三角协同开放水平,强化长三角在世界经济格局中的地位,更好地引领全国参与全球合作和竞争。
加快体制机制等高对接
一要消除行政壁垒、打破市场分割,构建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国内国际双循环需要扩大国内的市场规模,在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中应避免因“泡沫经济”落入“投资低迷”与“消费陷阱”,在长三角形成跨地域、跨行业的统一标准体系。二要解放思想观念、突破利益羁绊,抓好要素市场化改革。壮大天使、创投等基金规模,打造“雏鹰—瞪羚—领军”和高成长企业接续发展梯队,拓展科技型企业融资渠道。发挥“亩均论英雄”改革的牵引作用,让最好的项目以最快速度获得最优的资源要素。三要以开放促改革、以改革促开放,共塑良好营商环境。加快打通市场运行中的堵点、痛点,敞开市场准入“一扇门”,实现长三角“标准统一”“接口互通”,深化长三角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合作共建,对开放型经济新业态新模式实行包容审慎监管;激发数字贸易合力,加快建设上海、南京、杭州、合肥、苏州、义乌等地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力争在数字贸易领域向世界输出“长三角标准”。
深化制度改革创新集成
首先,以改革衔接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近年来,以cptpp、depa等为代表的高标准经贸规则不断涌现,国际经贸规则从“边境开放”向“境内开放”不断延伸。长三角应在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基础上,率先探索与国际规则相衔接的制度型开放新举措,倒逼国内深层次市场化改革。其次,以开放推动国际经贸规则重塑。标准之争历来是大国博弈的焦点,掌握国际标准就能拥有制度竞争优势和国际话语权。站在我国改革开放最前沿的长三角地区应不断加快标准“走出去”步伐,结合当前三省一市的产业基础,在跨境电商、直播电商、独立站等领域重点发力,加大标准研制力度。最后,以示范区引领制度创新成果推广。以共建长三角区域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g60科创走廊、皖北承接产业转移集聚区等为契机,从项目合作逐步走向一体化制度创新。
鼓励外资外贸再闯新路
一方面,开拓利用外资新领域新路径。发挥境内外商协会、国际化产业基金等作用,联合开展“出海招商”及境内外投资促进活动。鼓励本省市企业赴境外上市后返程投资,力争用好外资企业资源,引资引技与引智并举。另一方面,加快发展外贸新业态新模式。着力支持国家级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申报与建设,大力推广“电商 直播 经营”销售模式,积极引入国内知名网红直播基地企业落户;加大对国家级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的扶持力度,支持建立市场采购贸易的长三角区域联动机制;加大对外贸综合服务企业在通关、融资等方面的支持,依托各类产业集聚区把中小微企业出口潜力转化为出口实绩。在自贸试验区内先行先试发展离岸贸易,在综保区内延伸加工贸易产业链,实现新型离岸贸易和保税维修破局。
实现开放平台对接共享
其一,发挥自贸试验区开放主平台作用。上海应发挥龙头带动作用,以高水平制度创新辐射长三角乃至全国,持续放大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溢出效应和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功能,打造联通国际国内市场的新平台;苏浙各扬所长,结合自身产业特点和区位优势进行差异化探索;安徽主动对标沪苏浙自贸试验区创新成果,发挥科技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产业创新的优势,以“一带一路”等新兴市场为重点,注重开拓rcep成员国市场。其二,发挥“一带一路”开放引领作用。对内要促进商品和要素的顺畅流通、优化配置,加快完善统一的国内大市场,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动态平衡;对外要畅通国际供应链和产业链,打通国内国际两个市场,顺应新一轮产业变革趋势,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生产性服务业,努力抢占未来科技发展的先机,发挥对“一带一路”沿线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将创新产业中简单制造环节逐步向外转移,深度参与价值链产业布局调整。其三,发挥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功能作用。进一步突出“大科创”优势,持续增强科技创新策源能力,形成跨区域创新协作机制,实现产业发展与科技创新耦合共生;进一步夯实“大交通”功能,实现客货运日益完善,交通联结更加通畅,以虹桥综合交通枢纽为核心的长三角主要城市群与国际交流更为密切。
推进开放通道加密扩容
构建多维立体、畅通高效的对外开放大通道,着力推进港口、航道、铁路、机场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多层次、大容量的开放通道综合体系,全面提升互联互通水平。水运方面,加大港口经营补贴力度,扩大本地、外地货物运输补贴面,挖掘港口运量;推进口岸建设智慧转型,为各地市开设独立端口,实时掌握通关数据,促进长三角港口通关一体化;加强三省一市口岸对接,实现长三角通关物流信息互联互通与数据共享。铁路方面,提升中欧班列运行质效,拓展“丝路电商”合作,指导地方和企业加快在班列沿线国家重点市场布局海外仓;积极支持中欧班列枢纽集结中心建设,提高运输效率;加快推进多式联运“一单制”应用,降本增效;充分挖掘铁海联运规模优势,加大铁海联运补贴力度,降低进出口企业物流通关成本;在国际规则层面推动解决铁路运单物权凭证问题。航空方面,优化航线结构,增强上海国际航空枢纽地位,改善南京、杭州和合肥作为地区性航空枢纽的作用,推动长三角世界级机场群协同发展,拓展连接空中丝绸之路,加密开通“一带一路”沿线航班,构建覆盖世界重要城市的航空体系。
潘理权 唐晓婷
(作者单位:安徽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中心安徽省委党校研究基地。本文系省社科创新发展研究攻关课题[2021cx062]阶段性成果)
责任编辑:王振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