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的皖北大地,处处涌动着激情与活力,绿油油的原野上孕育着来年丰收的希望。
远处波光粼粼,近处杨柳依依,湖边草地上,孩子们尽情欢笑……这个“东西南北都有景”的淮北市南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几年前还是“脏乱差”的采煤塌陷区;一条条宽阔的农村公路犹如一行行乐谱,往来奔驰的公交车就像一个个跳动的音符……三面环山的宿州市埇桥区夏刘寨村,如今进城只需半小时。
“全局赢是最大的赢”“整体赢是最好的赢”,这样的新观念在皖北渐成共识。近年来,皖北各地大力实施协调发展战略,统筹推进城区、园区、农区一体化发展,经济社会协调性和平衡性逐步改善,发展空间得到拓宽,发展后劲不断增强,经济社会实现了向高质量发展的转型。
城乡统筹,迎来春色满园
“过去,农村用电价格最高时,一度电比一斤猪肉还贵。现在,城乡同网同价,农村家用电每度只有五角多钱。 ”灵璧县渔沟镇农民张广兵感叹。灵璧县是全国电力改革发源地,经过多轮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农民享受和城里人同样的用电价格和用电质量。
“昨天回家竟走错了庄子。 ”11月28日,从宁波务工回家的姜秀梅对记者说,大半年没回家,家乡变化太大,过去作为“地标”的垃圾柴草堆不见了。今年7月,涡阳县正式启动城乡环卫一体化工程,总投资2亿余元,由专业公司干专业的事。 “现在城市里如何保洁,农村就如何保洁。 ”姜秀梅一脸开心。
城乡统筹驶入“快车道”,南北结对也进入新阶段。坐落于阜阳市临泉县的临庐现代产业园由合肥市庐阳区和临泉县合作共建,旨在打造产城一体、五化协同发展的现代产业园区。园区内一座座现代化厂房拔地而起,地下综合管廊项目全面铺开,安置区、幼儿园、小学、中学依次排列,刚刚落成的国际汽车城大气壮观,一座高标准的产城融合现代化园区雏形初现。庐阳区派驻数十名懂经营、会管理的优秀人才长期驻点园区,手把手指导;庐阳区每年支持临泉发展资金5000万元;两地招商局建立招商联动机制,定期沟通招商信息,实现招商信息和招商活动共享互动,使园区成为优势叠加的投资洼地。截至目前,园区入园企业有30多家,亿元以上项目9家。
区域竞争的同时,区域协同也吹响了号角。最近,国务院发文,批复原则同意《淮河生态经济带发展规划》,这意味着淮河生态经济带建设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规划涉及江苏、安徽、山东、河南、湖北五个省份的20个市1个县,将为包括宿州、淮北、蚌埠在内的淮河生态经济带城市带来前所未有的政策机遇。
为迎接这一“利好”,蚌埠加强创新合作交流,围绕电子信息、智能装备、硅基新材料等加快建设现代产业体系,培育壮大新动能,推进上下游产业链联盟合作、生态资源联合开发、物流信息共同促进,整体推进黄金水道的全流域发展。淮北市坚持开放融合发展,围绕打造苏鲁豫皖四省交汇区域开放创新新高地目标,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促进园区转型升级。宿州市主动衔接中原经济区发展战略,全面参与淮河生态经济带合作发展,促进区域间产业、市场和要素资源的全方位对接。
双轮驱动,经济与社会建设同步发展
“吃得好,照顾得好,还能与别的老人聊天,这日子美。 ”在亳州市蒙城县三义镇楚楼村,77岁的王展贞老人高兴地说,每天4元钱吃3顿饭,政府补贴6元,三四十名老人聚在一起吃饭很热闹,再也不用像以前那样孤零零生活了。
蒙城县在全县290个行政村推广农村居家养老工程,在2017年建设100个居家养老中心的基础上,今年县财政又拿出6000万元,扩大居家养老中心的覆盖面,目前已建成244个,覆盖率达84%。
五米宽的柏油路平坦整洁,繁忙的公交车往来穿梭。 12月4日上午,宿州市埇桥区夹沟镇夏刘寨村果树农民王文书,来到村口的公交车站,准备坐车进城卖桃。 “过去要绕行10多公里到镇上坐车,现在公交车20分钟一班。 ”王文书说。
埇桥区大力推行城乡公交一体化,目前共有农村客运班线60多条,营运公交客车300余台,乡镇客运班线通达度为100%,行政村客运班线通达率达98%以上,一个城乡相连、覆盖全区的农村客运网络已基本形成,拉近了城乡之间的距离,带动了城乡统筹发展。全区最边远偏僻的夹沟镇草场村,“村村通”修到了农民的家门口,每天都有乡村巴士来回。村里的老人说:“俺多少年‘圈’在山窝里,连城里啥样也不知道,现在公交车进村,终于可以到城里看一看了。 ”
记者走进淮北市高岳街道办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班,只见30多名学员正在专心听讲。 “专家们不仅借助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为淮北农民详细讲解了国外农场建设的先进理念,还带领淮北农民深入田间地头观摩学习那些成功案例。”学员朱新全说。他参加了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受益匪浅,很快在农业示范园种植了150亩食用菌、200亩玫瑰花。随着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的开展,一大批新型职业农民快速成长,成为了农民致富的“领头羊”。
两翼共振,经济和文化产业并驾齐驱
10月31日,中央文明办发布2018年10月中国好人榜。上班途中、见义勇为救出被拐女童的陈伟华喜获这一殊荣。至此,濉溪县“中国好人”上榜人数已达46位。素有“酒乡煤城、中原粮仓”美誉的濉溪县,近年来涌现出一大批耳熟能详的文明楷模,已然成为崇德之地。
如何实现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同步发展与相得益彰,一直是皖北各地努力的方向。煤炭之都淮北市始终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统领,扎实推进改革、开放、发展,在并无特殊禀赋的基础上,走出了一条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环境优美、好人辈出的崭新道路。
“灵璧一石天下奇,声如青铜色如玉。 ”灵璧县渔沟镇把发展奇石产业与奇石文化旅游有机结合起来,确定立足于旅游文化来发展奇石产业的战略思路,挖掘以灵璧石为主题的特色文化旅游资源,在全镇形成登山、游园、赏石、购物、采摘、垂钓、餐饮、住宿的旅游线路。近年来,渔沟镇荣登安徽旅游品牌100强,荣获“全国文明村镇”、中国十佳生态旅游古镇等荣誉称号。
文化是城市的灵魂。宿州市健全和完善文化遗产保护机制,加强隋唐大运河遗址等重点文化遗产、遗址和文物的保护性开发;挖掘和整合楚汉文化、孝贤文化、书画文化、钟馗文化、戏曲文化、马戏文化等历史文化资源,创新载体,打造人文荟萃、特色彰显的宿州文化,为城市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撑。同时,积极发展文化产业,增强文化竞争力,把文化产业作为重要的战略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来培育,走出一条“以文兴市”的发展新路。
责任编辑:王振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