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淮新闻网-7411威尼斯

当前位置:7411威尼斯-1066vip威尼斯--2024世界制造业大会

2024世界制造业大会观察①∣产业向“新”再出发

来源:2024-10-11作者:史洪芳

本网讯(记者 史洪芳)9月20日至23日,2024世界制造业大会在合肥成功举办。大会紧紧围绕“智造世界·创造美好”主题,充分展示了新中国成立75周年中国制造业、安徽制造业的发展成就以及全球制造业的新产品、新技术,特别是重点展示了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等安徽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成就。

“首位产业”发展“换挡提速”

奇瑞2025款星途星纪元es、比亚迪仰望u9、蔚来乐道l60、江淮瑞风rf8、大众安徽id.与众……在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展区,省内外各家车企最新款新能源汽车惊艳亮相,展示了安徽省“首位产业”更多发展可能性。

从制造到“智造”,智能化水平已经成为决定新能源汽车走向的分水岭。比亚迪超跑仰望u9原地大幅度摇摆,令人惊叹。据现场工作人员介绍,该款车基于比亚迪易四方动力系统、云辇-x智能车身控制系统,可实现原地弹射和原地掉头。奇瑞展示的星途星纪元es是首款搭载科大讯飞星火认知大模型的车型,同时在“lion ai”大模型平台的加持下,成为一辆“聪明”的汽车,实现用车全场景体验进阶,为智能汽车带来颠覆式交互体验。

作为一辆智能纯电跨界轿跑,江淮汽车展示的技术愿景概念车是围绕“智能架构、智慧底盘、智能座舱、智能驾驶”四大技术基座持续迭代的创新成果,可实现零百加速进入“3秒俱乐部”。旁边展示的江淮瑞风rf8则是把概念车变为可见、可感、可买到的新产品的客观实践,是中国首款搭载华为车机的新能源mpv,凸显了江淮汽车越来越强的技术变现能力。据悉,今年1-7月,江淮汽车累计研发投入同比增长61.9%,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比达7.4%,预计全年研发投入占比将达9%左右。

大会期间,举行了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发展圆桌会、第二届车芯屏生态融合发展交流会等活动,众多专家、企业代表等汇聚一堂剖析产业发展方向、共话产业融合发展新路径。

近年来,安徽汽车产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拥有奇瑞、江准、蔚来、大众安徽、比亚迪等7家整车企业,近1400家零部件企业,建立了整车、车身、底盘等全产业链体系,覆盖纯电、混动、氢燃料三种技术路线,构架了乘用车、商用车、专用车三大主导方向的“一链三线”战略布局,形成了“合肥-芜湖”双核联动、多点支撑的一体化发展格局。此外,打造了一批各具特色的产业集聚区:以合肥、芜湖、安庆等市为重点的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示范基地,以合肥、蚌埠为重点的动力锂电池产业基地,以合肥、六安、铜陵、芜湖等市为重点的燃料电池产业集聚区,以合肥、马鞍山为重点的新能源商用车基地等。

2023年,安徽汽车产量249.1万辆,位居全国第二,出口居全国第一,全产业链营收迈上万亿元新台阶,在高质量发展之路上不断“换挡提速”。2024年1-8月,安徽汽车产量211.61万辆,全国每生产9辆汽车就有1辆“安徽造”;新能源汽车产量93.74万辆,全国每生产8辆新能源汽车就有1辆“安徽造”;出口汽车93万辆,全国每出口4辆汽车就有1辆“安徽造”。预计到2025年,世界级汽车产业集群培育取得突破性进展。

新能源汽车发展离不开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现场也展示了充电最新成果:国轩高科的g刻电池可实现充电9.8分钟补能80%;易加能数字科技的智能移动储能充电桩能随时随地为新能源车提供快速充电服务。此外,无人驾驶观光巴士、售卖车、矿车在现场一一展示,这些都已经投入到了实际应用中。

新一代信息技术提质扩量增效

大会现场,华晟新能源研发的异质结-钙钛矿叠层电池吸引了观众驻足围观。该电池量产转换效率可超过30%,是“光储平价”及“绿氢平价”的关键性技术突破点之一。华晟已经成功实现m6尺寸大面积钙钛矿层的均匀制备,正在进行50mw叠层中试线的建设。该公司工作人员介绍,异质结-钙钛矿叠层技术是光伏产业的第四次革命,是利用异质结电池的膜层结构匹配优势与钙钛矿进行叠层,具有转换效率高、匹配性好、工艺流程简单和镀膜面积小的优势。

阳光电源董事长曹仁贤认为,持续开展技术迭代和产品创新,是摆脱行业周期性下行的关键。阳光电源展出的1 x模块化逆变器实现行业首创,单模块功率1.1mw,最大支持8台并联,可实现8.8mw的子阵灵活配置,模块化设计让运维更加简单。该公司研发人员占比近40%,2024上半年研发投入达到14.86亿元,同比增长超40%。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是国民经济的战略性、基础性和先导性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展区分为“先进光伏和新型储能”“新一代信息技术(芯屏魂端)”两大板块,重点展示了阳光电源、国轩高科、华晟新能源、京东方、长鑫存储、北方微电子、九韶智能等73家企业263件展品。

近年来,以先进光伏和新型储能、集成电路、新型显示、工业软件、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已成为带动工业增长新引擎新支柱。2023年,安徽省电子信息制造业(含光伏储能等)规模以上企业营业收入突破8000亿元,规上企业数突破1700户、居全国第5位,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营收6464亿元。安徽日益成为中国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聚集地和创新策源地。

聚力打造万亿级新材料产业

新材料展区重点展示了近两年认定的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实现自主供应能力的首批次新材料,吸引了大量观众。

其中,吉祥三宝高科纺织研发生产的气凝胶/纤维纳米复合保暖材料引起极大关注。大会开幕式上,该新材料是现场发布的安徽制造业领域在国内外领先的10项新技术、新产品之一。“气凝胶兼具极低导热系数、极小体积密度、超高孔隙率,被誉为‘改变世界的神奇材料’。”工作人员介绍。该材料是国防军工、航空航天、环境治理等领域中关键功能性材料,实现高端气凝胶/纤维复合隔热保暖材料领域国产替代。

新材料的研发需要长期坚持。安徽雪龙新材料(集团)有限公司经过三年多时间技术攻关,研制出了三醋酸纤维素棉浆。该产品是液晶显示器偏光片供应链最上游的原料,全球仅有美国一家公司能够生产,产品研发成功打破了美国垄断。

安徽将新材料产业作为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主力军,加快构建新材料产业体系,聚力将新材料产业打造成万亿级产业。截至2023年底,全省规模以上新材料企业超过2900家;产值突破5200亿元,同比增长7.8%,位居全国第8。今年1-6月份,全省新材料行业产值同比增长11.9%,占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23.4%。初步形成以合肥为核心,芜湖-马鞍山、蚌埠-滁州、铜陵-池州、淮北-阜阳为四翼的“一核四翼”集群布局;新型显示、新能源、磁性材料三大材料体系特色鲜明。

宝武马钢、中建材玻璃新材料集团、皖维集团、丰原生物等一批骨干企业带动效应逐渐显现,推动安徽新材料产业发展驶入快车道。丰原生物首次展示了聚乳酸生物基汽车内饰。现场工作人员介绍,生物基高分子材料以秸秆等可再生资源为原料,在生产及应用过程中有机挥发物产生量较低,且无苯类和醛类等有害物质释放,将其应用于汽车材料能充分保障乘驾人员健康。

近年来,在新一轮产业发展变革中,安徽聚力发展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等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增强制造业发展新动能。2013-2023年,安徽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年均增长15%以上,占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从20.7%提高到42.9%,截至今年7月底已升至43.5%。“新三样”产品中,全国1/5的光伏组件、1/7的锂电池、1/8的新能源汽车是“安徽造”。未来发展势头良好,到2025年产业规模要迈上新台阶,产业营业收入翻一番以上,培育形成10 个以上千亿级、若干万亿级的新兴产业。到2035 年安徽将全面建成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新兴产业聚集地,全面建成现代化产业体系。


责任编辑:王振华

    
1066vip威尼斯 copyright©中共安徽省委《江淮》杂志社1066vip威尼斯的版权所有
地址:安徽省合肥市庐阳区红星路1号省委办公厅服务楼8楼联系电话:0551-62609367邮编:230001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