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记者 史洪芳)8月22日,记者从滁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获悉,近年来,滁州市光储产业从无到有、从有到大、从大到强,在全省乃至全国实现了较快发展,呈现出头部企业集聚、产业生态完善、技术水平领先等明显特点。2023年实现产值1362亿元,增长56%;光伏电池片、光伏玻璃、光伏组件产能分别占全省的56%、42.7%、36%,占全国的21.7%、8.9%、8.2%。全球光伏20强企业已有10家落户滁州。
今年1-6月,全市先进光伏和新型储能产业实现产值596.4亿元,光伏电池、组件、玻璃产量分别达32.3gw、19.9gw、339.6万吨,同比增长66.5%、3%、23%。获批2024年安徽省先进制造业集群,正与合肥市联合申报国家级光伏新能源先进制造业集群。
下好“一盘棋”,优化产业布局。滁州市级层面指导地方政府科学规划和管理产业发展,防范低端产能重复建设、区域同质化竞争。滁州经开区重点围绕组件、胶膜、边框,来安、全椒和天长紧盯组件、电池片,凤阳、明光聚焦光伏玻璃,合力构建垂直一体化产业链条。目前,全市营收前五的龙头企业本地化配套率达到53.8%,区域集聚、优势互补、配套协同的产业发展格局加快形成。目前,正加快制定《滁州市促进光伏产业高质量发展条例》,为促进行业健康发展提供法规支撑。
下好“长远棋”,扩大有效投资。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理念,全力以赴招大引强,用重大项目增量做大产业体量、提升发展质量。今年上半年,新签约光储产业项目16个,总投资287.5亿元。成功招引钠离子电池、半固态电池项目,填补滁州空白。建立健全全市重大项目清单,完善“谋划一批、储备一批、开工一批、投产一批”项目动态管理机制。目前,全市在建光储制造业项目53个,计划总投资1154.5亿元。海螺光伏产业园、爱旭新能源、昆宇新能源等重点项目加快建设,滁州隆基、亿晶光电、东方日升等重点企业加速产线升级。
下好“先手棋”,提升创新能力。组织光储龙头企业立足企业发展优势,加速研究bc、晶硅-钙钛矿叠层、tbc等技术并有序布局。全市n型光伏电池、topcon组件产能占比分别达到95%、80%以上。捷泰发布下一代电池技术,可使组件功率提升6w;旭合n型电池量产光电转化效率达26.5%;利维能开发新型半固态电池,单体能量密度高达200wh/kg。全市已培育光储产业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46家,国家智能光伏试点示范企业1家、示范项目2个、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家;获批国家级智能制造示范工厂、智能制造优秀场景、绿色工厂各1个,省级智能工厂2个、数字化车间15个。
下好“保障棋”,助企抢拼市场。深入开展“优环境、增动能”为企服务专项活动,召开产业链工作推进会和企业家早餐会,直击企业痛点、分析解决路径,全力助企破解资金、人才、用地、用能等要素保障难题。持续开展各级政策宣讲,争取省级专项资金2531.4万元。组织参加上海国际太阳能光伏与智慧能源展、慕尼黑光伏太阳能博览会等国际展会,坚定企业“走出去”信心,助力企业开拓市场、扩大盈利空间。落实“人才兴皖”部署,实施新时代“满天星人才计划”,累计引进光储产业高层次人才(团队)超100名;与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共建产业链咨询专家库,首批入库专家30名。
责任编辑:王振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