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淮新闻网-7411威尼斯

将地方红色文化融入思政课

来源:2024-07-30作者:

今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对学校思政课建设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力量根基,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守正创新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不断提高思政课的针对性和吸引力。安徽是一块红色的土地,是名副其实的红色资源大省。安徽革命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革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安徽革命历史的光荣与辉煌的见证,也是高校思政课独特的教学资源。我们要努力将红色资源优势转化为教育教学优势和人才培养优势,将地方红色文化融入思政课,不断增强思政课的吸引力、说服力和感染力,做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与价值引领。

充实课堂教学。课堂教学是最基本、最重要、最稳定的教育活动,将独具特色的地方红色文化融入思政课,有利于把思政课讲深讲透讲活。一方面,利用好“大资源”。革命文化是历史的,也是现实的,更在时空延续中得以持久和永恒。要树立革命文化“大资源观”,深入挖掘和开发地方革命文化资源,做好地方革命资源向思政课教学资源的转化。广袤的江淮大地分布充盈着诸多优质的革命文化资源。如物质形态的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前方指挥部旧址、淮海战役总前委旧址、渡江战役总前委孙家圩子旧址等著名战役遗址等;精神形态的大别山精神、新四军精神、淮海战役精神、渡江精神、淠史杭精神、王家坝精神、小岗精神、老区精神等。要积极挖掘、盘活、提炼这些革命文化资源,将其纳入思政课教学体系,实现革命资源优势向思政课教学优势的转化。另一方面,融入理论教学。地方革命文化与思政课教学在育人目标上具有契合性、在教育内容上具有融通性,要增强地方革命文化融入思政课效果,基础在教学内容,关键在以理服人。要在增强地方革命文化融入思政课的理论阐释力和说服力上下功夫,坚持问题导向,抓住事物的根本,深入挖掘地方革命文化资源背后的理论逻辑和思想内涵,找准两者的融合点、内容的衔接点和价值塑造的交汇点,充分发挥革命文化教育人、激励人、塑造人的重要作用,引导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汲取红色滋养,坚定理想信念,自觉成长为革命文化的坚定传承者、红色江山的忠诚守护者。

丰富实践活动。实践教学作为思政课课堂教学的延伸和拓展,是教学环节中至关重要的一环。一方面,上好“行走的思政课”。革命博物馆、纪念馆、党史馆、烈士陵园、革命旧址等红色场馆,为思政课实践育人提供了红色载体。学校可以通过情境式教学、现场教学,将学生带出思政课堂,让学生亲身体验革命先烈当年生活、战斗甚至牺牲的地方,通过让红色历史“说话”、让革命文物“说话”、与革命先烈共情,在接受思想洗礼中真切感受理想信念的精神伟力,从而提高坚定理想信念的自觉性。也可以通过组织学生开展寻访活动,全方位、立体化展现英雄人物形象、红色革命事迹,让学生在历史和现实的碰撞中,引发更深层次的感悟和思考,推动红色基因传承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固化于魂。另一方面,建好红色实践基地。地方红色文化资源为思政课实践教学提供了优质平台,学校要充分借助地方资源,链接当地革命纪念馆、红色文化遗址、革命烈士故居等红色资源库开展联学共建,建立实践教学基地,常态化利用红色场所阵地,通过开展志愿服务、社会调研、理论宣讲等引导学生在红色考察和体验中感受红色文化,推动学生更好了解国情民情,坚定理想信念。

加强师资培训。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推进地方红色文化赋能思政课,不是简单地移植,而是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根据讲授内容和主题,有针对性、有选择性地做好有机融入。思政课教师只有信仰坚定、学识渊博、理论功底深厚,才能有底气有能力讲好地方红色文化蕴含的精神气质、家国情怀,引导学生真学、真懂、真信、真用,培养更多让党放心、爱国奉献、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高校要通过思政课教师红色基地研修、红色文化研究项目委托、红色文化人才专项培养等多种方式,全方位助力思政“大师资”人才培养,为红色资源教育入脑入心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此外,学校也可聘请专家学者、老革命、先进模范等担任思政课兼职教师,形成英雄人物、劳动模范、大国工匠、红色基地讲解员共同参与思政课教学的长效机制,推动专兼结合、相互协作育人模式的发展,夯实铸魂育人的红色力量。

陈 清

(作者单位:安徽建筑大学。本文系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项目[sk2021zd0057]研究成果)


责任编辑:王振华

    
1066vip威尼斯 copyright©中共安徽省委《江淮》杂志社1066vip威尼斯的版权所有
地址:安徽省合肥市庐阳区红星路1号省委办公厅服务楼8楼联系电话:0551-62609367邮编:230001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