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淮新闻网-7411威尼斯

以数智化提升农业新质生产力

来源:2024-08-14作者: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以国家标准提升引领传统产业优化升级,支持企业用数智技术、绿色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强方能国强。当前,我国农业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在新的发展阶段,我们需要提升数智技术水平,优化新质生产力赋能农业产业转型升级,推动农业强国建设。

农业新质生产力是新质生产力在农业领域的具体呈现,指通过采用生物技术、信息技术、自动智能技术等先进技术应用于农业生产中,改变传统农业生产面貌,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和质量,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农业生产力质态,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可持续特征。农业新质生产力既能够通过提高农产品产量和质量,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是物质财富的源泉;又代表着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和改造能力提升,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因此,在对待农业新质生产力时,既要看到其带来的经济效益,也要认识到其在推动社会进步和文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锚定数智化新引擎是提升农业新质生产力的主要途径之一。2023年,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超过63%,农业发展逐步从信息化走向数智化。数智化技术的广泛应用,可以实现农业技术创新突破、农业产业深度转型升级、农业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推动农业向更高质量、更可持续的方向发展。数智化通过物联网、大数据分析、机器人等技术应用到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搜集分析土壤、气候和作物生长数据,精细化管理农田;采用智能灌溉系统可以根据作物生长需求自动调节水分供给;无人机和遥感技术可以使用到病虫害监测和精准施药,减轻农民劳动强度,减少农药化肥过量使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可以说,数智化已成为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的关键力量。

当前,以数智化提升农业新质生产力仍遇到一些现实困境。一方面,农村数智化应用水平不高。尽管我国农业数字经济渗透率从2017年的6.5%稳步增长到2022年的10.5%,但是农业数智应用水平远不及工业和服务业。另一方面,农民数智技能不足。农民作为农业生产的主力军,面临着数智技能不足的问题。一是城乡数字发展不平衡引起“乡村迟滞”。根据2021年《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中国乡村数字素养调查分析报告》,城乡居民素质素养差距高达37.5%,“数字鸿沟”依然是限制农民数字素养提升的关键因素。二是农民对数字技术的认知和理解有限,缺乏基本的数字素养。三是在数据分析和应用方面的能力较弱,难以有效利用农业大数据进行科学决策。因此,我们要进一步有针对性地以数智化推动农业新质生产力提升。

提升农业数智化人才技能。一方面,加强农业数智化技能培训。通过农业技术推广部门、职业教育机构以及线上教育平台,组织针对农民数智化技能培训,提高农民的数智化软件应用能力,有效获取市场信息,优化农业生产决策,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另一方面,加快搭建产学研一体化平台。将数智化素养纳入基础教育体系,促进学校与农业科研机构、农业企业搭建产学研一体化平台,通过实习实训、联合攻关等方式,让学生接触到最新的农业科技成果,了解农业生产实际需求,在实践中提升数智化素养水平。同时,加强农业科技教育。增加中小学农业科技相关课程,培养学生的农业兴趣和科学素养;在高等教育阶段,设立和完善农业科技专业,培养学生数智化创新思维。

加强农业数智化软硬件研发应用。其一,加大对农业数智化软硬件研发投入。鼓励农业企业与科研机构、高校的合作,支持农业数智化技术研发创新,对农业数智化技术研发应用投入更多资源。其二,加强农业数智化标准制定。制定统一农业数智化技术标准和规范,确保软硬件产品互操作性和兼容性。通过标准化工作,推动农业数智化技术的规范化发展,为后续推广和应用奠定基础;加快推动数智化软硬件示范应用,通过在部分地区开展农业数智化技术示范应用验证技术可行性和效果,为后续推广和应用提供经验和借鉴;加强对农业数智化产业监管,防止市场垄断和不正当竞争,营造良好农业数智化软硬件应用环境。其三,营造良好的农业科技创新环境。建立科学合理的农业科技人才评价体系,通过设立科技奖励、晋升通道等激励机制,激发农业科技人才的工作创新精神;加大对农业科技创新支持力度,提供必要政策和资金支持,为农业科技人才提供良好工作和生活环境;加强知识产权保护,鼓励农业科技创新,为农业科技人才提供良好创新氛围;加强对农村互联网企业的数据安全监管,确保农民个人信息安全;开展农村互联网数据安全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农民数据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加大现代农业企业数智化转型引导。首先,加快推动现代农业企业与数智化技术深度融合。鼓励现代农业企业与农业科研机构加强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在农业生产中应用,开发适合数智化应用,推动数智化技术在农业生产过程中的创新与融合应用。其次,推广数智技术应用。鼓励支持农业企业引进和应用先进数智化技术,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支持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数智化转型中发挥引领作用,实现农业生产过程智能化和精准化,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再次,加强农业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对农村网络、通信、电力等基础设施投入,提升农村地区信息化水平,为农业企业数智化转型提供有力支撑。最后,加强与国际组织、研究机构的合作与交流,学习借鉴国际农业数智化先进经验,推动农业企业数智化转型,提升我国农业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作者:黄敦平 乔梦楠 单位:安徽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安徽财经大学研究基地。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1cjl032]阶段性成果)


责任编辑:王振华

    
1066vip威尼斯 copyright©中共安徽省委《江淮》杂志社1066vip威尼斯的版权所有
地址:安徽省合肥市庐阳区红星路1号省委办公厅服务楼8楼联系电话:0551-62609367邮编:230001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