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一方面,农村生计系统的脆弱性、生产要素与资源配置转换的受限性、自然环境的复杂性,以及政治经济和社会文化环境交互性的叠加作用,致使脱贫人口长期面临返贫风险。另一方面,农村低收入人口极易遭受风险和外部冲击而陷入贫困。因此,农村低收入人口属于易返贫致贫群体,是我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主要关注对象。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完善覆盖农村人口的常态化防止返贫致贫机制,建立农村低收入人口和欠发达地区分层分类帮扶制度。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完善低收入人口常态化帮扶机制,为低收入人口提供分区域、分层次、分类型的帮扶支持,以有效回应低收入人口的多元化需求,在持续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中提升人民生活品质。
建立健全信息系统。农村低收入人口的生活状况与其所面临的风险之间关系复杂,常常缺乏有效的安全防范和风险预警机制,因而无法及时得到有效的保护。通过大数据分析和电子档案管理等先进手段,能够实现实时跟踪农村低收入人口的动态情况,整合经济收入、消费支出、家庭成员就业情况、健康状况等数据资源,形成综合性数据平台,及时识别和预警返贫风险。加快建立覆盖农村人口的防止返贫致贫监测体系,利用民政、扶贫、教育、人社、住建、医保等部门现有数据平台,完善数据录入、数据共享、监测预警、数字监督、转办推送等基本功能,进一步提高监测识别的效率。相关部门通过监测信息平台为教育、人社、住建、农业农村、卫生健康、应急管理、医保、残联等部门和单位分层分类开展救助帮扶提供信息查询、需求推送等1066vip威尼斯的服务支持。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社会保障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维护社会公平、增进人民福祉的基本制度保障,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重要制度安排,发挥着民生保障安全网、收入分配调节器、经济运行减震器的作用,是治国安邦的大问题。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包括基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住房保障等,不断推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取得新进展。通过提高养老金水平和扩大参保范围,确保每个符合条件的农村居民都能享有基本的养老保障,从而减轻因老年生活而产生的经济压力。提高医疗保险的覆盖范围和报销比例,确保居民能够获得必要的医疗服务和药品,减少因健康问题而导致的经济负担。进一步推进农村住房改造和保障房建设,为低收入和贫困家庭提供安全、舒适的居住条件。对农村低收入人口特别是完全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且无法依靠产业、就业等帮扶措施实现稳定增收的困难群体,按规定落实低保、特困供养、临时救助等措施。
促进产业提档升级。发展产业,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治本之策。过去,在脱贫攻坚中,大力推进产业扶贫,增强了贫困地区经济发展动能,许多贫困群众通过发展产业走上致富路。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对脱贫地区产业帮扶还要继续,补上技术、设施、营销等短板,促进产业提档升级。因此,要适应城乡居民消费需求,顺应产业发展规律,拓展乡村多种功能,向广度深度进军,推动乡村产业发展壮大。充分利用本地资源优势,支持发展地方特色产业,如特色农产品、手工艺品、乡村旅游等,提升农村经济的独特性和市场竞争力。推广可持续发展项目,如生态农业、绿色生产和资源循环利用,能够有效保护环境,增强农村经济的自我发展能力,持续激发农业农村发展活力。提升就业培训实效,强化乡村工匠和劳务品牌带动,指导各地落实好跨省务工一次性交通补贴等税费减免和奖补政策,激发脱贫人口内生发展动力,促进实现高质量更充分就业。完善利益联结机制,通过“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尽可能让农民参与进来,形成企业和农户产业链上优势互补、分工合作的格局,让农民更多分享产业增值收益。
强化政策执行落地。完善农村低收入人口常态化帮扶机制,离不开有效责任工作机制的保障。为此,必须建构更加成熟完善有效的农村低收入人口常态化帮扶责任工作机制,夯实常态化救助帮扶工作基础。各地要落实主体责任,在完善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员救助供养政策措施基础上,结合实际进一步细化困难人员的认定办法、程序和救助帮扶标准、措施等。建立定期检查和评估机制,对地方政府和社区组织的工作进行监督,及时给予指导和纠正,帮助他们解决实施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建立群众反馈机制,鼓励和支持农村低收入人口及相关群众通过热线电话、在线平台、建议箱等渠道,主动反馈在政策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
胡 联
(作者单位:安徽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责任编辑:王振华